海风推动白色风机转动,用“绿电”点亮万家灯火;海水波涛翻滚、潮起潮落,将动能送至千家万户;“蓝色粮仓”日渐充实,“中国饭碗”愈加丰富。从单纯的鱼盐之利、舟楫之便,到如今向大海要食物、要绿电、要淡水,海洋经济正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6月8日,在世界海洋日当天,自然资源部发布的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再创新高。去年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大关,我国海洋经济迅速崛起的原因有三方面。
海洋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随着我国海洋科技创新进步,海洋传统产业数智化、高端化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海洋新兴产业持续培育壮大。去年我国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海洋制造业增加值3.2万亿元,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超三成。首个金枪鱼智慧渔情预报系统海鹰AI、首个渔业大模型“范蠡”等陆续面世,一大批智能装备打造智慧渔业、重塑耕海牧渔;海洋领域关键技术装备取得突破,“梦想”号等高端深海利器入列,钻探万米、掘金挖宝;深海微生物科研成果涌现,我国自主研发的海洋药物占全球已上市品类的近30%,“蓝色药库”开发进展显著;“北东南,浅海+深远海”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体系加快建设,支撑涉海企业技术研发、测试试验、产品孵化、检验检测,打通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新要素、新动能驱动海洋产业脱胎换骨,实现海洋经济发展的新旧动能转换,新质生产力赋能现代海洋产业体系,释放巨大的蓝色经济潜力。改造提升海洋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海洋未来产业,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
放眼当今中国的经济版图,5.6万平方公里的粤港澳大湾区分量举足轻重:以不到全国0.6%的土地,汇聚约8600万人口,创造出超全国1/10的经济总量……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一季度我国海洋经济呈现向新向好发展态势。海洋资源保供水平持续增强,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海洋对外贸易总体平稳。初步核算显示,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达到2.5万亿元,同比增长5.7%,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0.3个百分点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2025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数据显示,去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9%
法国总统马克龙于5月25日开始为期一周的东南亚访问,首站是越南,随后将到访印度尼西亚与新加坡。这是法国强化“印太战略”后在亚太地区外交的一次重要行动
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年的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
6月8日,《2025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在海南发布,该指数对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量化评估,涵盖发展规模与效益、结构优化与升级、资源节约与利用、对外经济与贸易、民生保障与改善等五个领域
局地短时雨强较大,伴有7级左右大风!北京多区发布雷电预警 注意防雷避雨和交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