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昌江8月9日电 (记者李学山)盛夏时节的海南的西岸,骄阳似火,但在位于昌江黎族自治县昌化一级渔港建设(一期)项目现场更是一片火热,这个曾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的老港口正在加快扩建改造,目前已累计完成产值约1.6亿元,进度达75%,正同步开展水陆施工作业,预计今年年底可全面完工,重新焕发出澎湃的活力。
昌江黎族自治县昌化一级渔港建设(一期)项目鸟瞰。昌江黎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供图
昌化渔港位于昌化江入海口北岸,历史上,昌化渔港曾是闻名的“华南四大渔港”之一,在海南全省海洋捕捞业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西靠北部湾渔场,水产资源丰富,渔船只需一个半小时就可到达渔场进行生产,每年 2 -7 月份鱼汛期间,来自广东、广西和海南沿海的渔船云集北部湾渔场生产捕鱼,这里便成为重要的补给停靠点,最高峰期日进出昌化港的渔船多达 3000 多艘次,渔货交易量达 2 万多吨,对繁荣省内外水产品市场和增加地方财税收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昌江海洋捕捞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作为昌江重要的渔船集中地和渔船生产作业区,昌化渔港建设与海南省其他地区、与国内其他省份相比, 仍有不小的差距。如水域面积严重不足、码头岸线少、建设标准低、港池淤积严 重、道路、环保及水电消防等设施缺乏、后方陆域设施还不配套等问题, 以上问题严重影响了渔港综合功能的发挥,制约着当地海洋渔业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昌江县委、县政府认为,只有尽快按照多功能现代渔港标准建 设昌江昌化一级渔港,打造渔港经济区,才能在短期内缩小差距,彻底改变昌化渔港落后面貌,为“十四五”及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昌江黎族自治县海洋渔业的发展及带动周边小城镇建设搭建平台。
“可以说,由于昌化渔港基础薄弱、资金投入少、建设标准不高等因素,与推动渔业产业化发展和渔港经济区建设、强化渔业安全生产、改善渔民收入及加快渔港渔村振兴的要求都有比较大的差距。”昌江黎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人民网记者,昌江现有渔船 1000 余艘,遇到台风等极端天气时,海上也有部分渔船就近选择到昌江辖区渔港停泊、避风,“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通过建设昌化一级渔港基础设施,可彻底改变渔船停泊、避风条件, 提高渔港和渔船的管理效率,减少灾害期间的损失,保障渔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对于提高渔业防灾减灾能力、确保渔民生命财产 安全、维护渔区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为满足昌江黎族自治县海洋渔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保障渔民、渔船的生产和避风的安全,保障当地水产品的有效供给,促进渔民转产转业及小城镇建设,昌江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昌化一级渔港 的建设工作,先后组织开展了渔港港区地形测量、地质勘察、渔港波浪潮流泥沙数模专题分析等工作,并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编制了《昌江昌化一级渔港建设项目总体规划》。
2023年9月4日,昌化一级渔港建设项目(一期)在昌化镇开工建设。目前,项目的码头工程、疏浚工程、防波堤工程和陆域配套设施施工都在有序推进中。
昌江昌化一级渔港建设项目是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新建、改扩建的15座渔港之一。项目(一期)总投资约2.55亿元,将新建9个渔业生产泊位和1个渔政泊位,码头岸线m;新建南、北防波拦沙堤1269.5m、护坡117.11m;港池水域面积约43.3万㎡;陆域配套建设道路约7706㎡,公厕廊亭等公益性建筑约227㎡,还将进行场地绿化铺装、给排水、电气、消防、渔港污染防治、智慧渔港室外监控、导助航等设施建设。
昌江黎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昌化一级渔港建设完成后,将新增渔港有效掩护水域面积约30万平方米,极大改善渔港的服务功能和生产秩序,港内水域可满足昌江及周边地区600艘大、中、小型渔船生产、停泊、避风需求,满足4万吨渔获卸港的需求,进一步扩大产品的增值能力,为当地渔港经济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金年会金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