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激活地下热能量绘就绿色新画卷——东营市创新推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纪实
原标题:激活地下热能量绘就绿色新画卷——东营市创新推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纪实
在黄河入海口的广袤大地上,一场关于能源革命的绿色实践正在悄然展开。作为山东省重要的能源城市,东营正以地热能开发利用为突破口,在保障能源安全与践行“双碳”战略之间寻找新平衡。2023年以来,东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创新为笔,以实干为墨,在地下千米深处勾勒出一幅“热”力澎湃的绿色发展新图景,为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地热方案”。
东营市地热资源分布广泛、储量丰富、水质独特,是省政府明确的“鲁西北地热能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基地”重要支点。
“前期我们先是摸清地热资源‘家底’,先后对东营区城区、河口区城区、孤岛—仙河地区等8个重点地热田开展可行性勘查,并对深层高温地热资源进行专项探测。”东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地矿科科长韩克冰说,目前东营市已探明中深层地热资源总量约占全省的30%。
以科学勘查评价成果为基础,东营市高标准编制《东营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并在全省率先制定并执行《东营市地热资源开发专项规划》,构建起层次分明、衔接紧密的地热能开发利用规划体系。
“最大的难题,是地热矿业权与油气矿业权的重叠。”韩克冰回忆起三年前的场景,语气中仍带着几分凝重。作为全国重要的油气产区,东营市全域地热资源赋存区与中石化油气矿业权重叠,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像一道枷锁,让丰富的地热资源沉睡了二十余年。
徐州路能源站利用地热能为小区及公共建筑100万平提供清洁低碳供热,每年可节省标准煤1.5万吨。
如何破解困局?2022年,一场特殊的座谈会在东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会议室召开。市政府、胜利油田和中石化新星公司代表围坐在一起,桌上摆着一份特殊的合作方案——联合成立山东鲁辰能源公司,以“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模式,探索油地共建共享机制。“我们提出‘空间分层、立体开发’理念,将地下空间划分为油气开采层与地热利用层,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互不干扰。”韩克冰介绍说,这一创新模式打破了传统矿业权设置的思维定式,解决了困扰东营二十多年的地热矿业权和油气矿业权重叠的难题。
2022年4月,随着鲁辰能源公司取得第一宗地热矿业权,困扰东营多年的开发瓶颈终于破冰。
在利津县通威渔业智慧养殖工厂,总经理胡昭明正盯着中控屏上的水温数据。29℃的恒温环境中,南美白对虾正欢快地游动。“多亏了地热能,我们的养殖周期缩短了30天,地热供暖成本降低了80%。”他指着窗外的地热井说,这眼井每天可提供350立方米71℃的地热水,通过梯级利用技术,最终以28℃回灌地下,实现了“取热不耗水”。
双福花卉利用地热循环尾水技术为10万平花卉智能温室供暖,建成江北最大的兰花种植基地。
通威渔业的成功,正是东营市“一基地两样板”发展格局的生动实践。按照《东营市地热资源开发专项规划》,全市正着力打造城区清洁能源替代基地,以及地热能与水产养殖、温室种植融合的两大样板区。在牛庄镇双福花卉基地,智能温室里的蝴蝶兰开得正艳,生产部经理刘福亮算了一笔账:“用地热能供暖后,每平方米成本从30元降到10元,每年节约费用超百万元。”
为保障开发规范有序,东营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地热资源取热不耗水开发利用工程建设指南》,明确10项技术标准。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5.8亿元的地热清洁供暖工程采用自主研发的负压回灌技术,地热能利用率较传统模式提高一倍,金年会股份有限公司年节约标煤10万吨。
“我们建立了覆盖全市的动态监测系统,实时监控水温、水位、流量等多项指标。”东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王峰介绍说,目前全市地热能供暖面积已达1500万平方米,替代标煤30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72万吨。
在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大明新能源有限公司的厂区内,一套“锅炉+吸收式热泵+地热”的双供热系统正在高效运转。负责生产运行的副总经理吕海军展示着实时数据:“通过梯级利用,地热能贡献率达到40%,每年节约天然气200万立方米。”这种创新模式不仅被纳入全省地热能开发典型案例,更吸引了省内外20余家企业前来考察学习。
在政策创新层面,东营市构建起“1+1+10”政策体系,每年设立专项奖励资金,对地热样板井最高给予50万元奖补。“我们还创新推出‘地热能开发一件事’审批模式,将备案、环评、取水、采矿等4个环节并联办理,审批时间压缩60%。”市政务服务中心自然资源和规划窗口负责人石雪梅介绍说,通过“三案合一”制度,企业前期成本降低30%以上。
牛庄无烟小镇项目利用地热能替代原有两台燃煤锅炉,建成全省首个“清洁供暖无烟小镇”。
最令人振奋的是产业融合带来的连锁效应。目前,东营全市共有6个中深层地热项目纳入省地热能试点工程创建名单,中深层地热开采井达101口,占全省创建数量的61%。牛庄“清洁供暖无烟小镇”、吾悦广场项目成功获评“山东省地热能试点工程项目”,5个项目荣获第一批“东营市地热能样板工程”称号。2024年,8家地热矿山成功创建省级绿色矿山,2025年将全力推动实现省级绿色矿山全覆盖,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如今的东营,地热能开发已形成“勘探-开发-利用-回灌-监测”的完整闭环。从城市供暖到现代农业,从工业节能到生态保护,地热能正像一条绿色纽带,串联起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东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正以创新为帆,在地下热能的蓝海中破浪前行。他们用智慧和汗水书写的“地热方案”,不仅是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有益探索,金年会股份有限公司更是向世界展示中国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拨打新闻热线,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诚邀合作伙伴。
夜色降临,在山东肥城老城街道曹庄村新改造的广场上,音乐喷泉伴着节奏翩然起舞,七彩光柱划破夜空;健身步道蜿蜒如流光丝带,三三两两的村...[详细]
眼下,正值“三夏”农忙时节,收小麦,播玉米,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广袤田野一派繁忙。在板泉镇尚家涝坡村的上百亩农田里,芊芊种植家庭农场...[详细]
□本报记者孙丽丽通讯员辛磊张晶6月4日,山东省青岛市公安局市南分局湛山派出所社区民警赵德强,与湛山街道湛山社区居委会主任、网格员、小...[详细]
2020年9月20日,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少年科学院成立,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创客中心成为少年科学院科技教育基地。构建三级科技教育体系...[详细]
6月18日至20日,第六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举行,济南作为重要参与城市,在峰会首日,即举办了专场城市推介会。今年首次省市区三级联动...[详细]
峰会共有40个重点外资、外贸等项目签约,总金额达59.3亿美元,涉及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行业领域。[详细]
六月的青岛,海风习习,云帆摇曳,第六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如期拉开帷幕。聚焦“跨国公司与中国—链接世界合作共赢”主题,来自全球六...[详细]
“双减”政策的实施,为中学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也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济宁学院附属中学深刻认识到德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的...[详细]
济南市长清区实验小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实施单元整体教学,进而凸显出课程知识的结构性特点。以核心素养为基础概括单元整...[详细]
学校发展的海拔,从来不只是取决于校长这一座“高峰”,更要看副校长群峰能否连成巍峨的山脉。当前,一些学校在副校长队伍建设中存在三座“...[详细]
教研工作是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引擎,在深化课程改革、驱动教学创新、教学实践指导优化、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承担着理论构建与实践引...[详细]
山东省东营市实验幼儿园作为山东省省级示范幼儿园,秉持“生态润泽生命”的育人理念,构建了“三维进阶”生态健康课程体系,为学前教育课程...[详细]
本报讯近日,抖音在北京举办“反诈开放日”活动,与多部门联合发起反诈联盟志愿者行动,并与相关部门代表、反诈专家等进行圆桌讨论,探讨当...[详细]
问政山东|投资1.2亿元的旅游集散中心为何空空荡荡?烟台市:更新经营主体 丰富活动业态
问政山东 入住不久就被赶走 人才公寓为何不让人才住?栖霞市:一周内解决问题
问政山东 黄金地段文旅项目被国企收购后长期不营业 烟台市:力争年底前完成项目启动
链接世界 合作共赢 第六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开幕 何立峰出席并致辞 康格 阿布埃奈因 贾兹兰 林武 周乃翔出席
何立峰在山东调研外经贸工作时强调 充分发挥企业竞争优势 持续推动外经贸高质量发展
以督促改见成效 推动环境问题标本兼治【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在山东】
近30国青年齐聚宁夏!“青连丝路—丝绸之路国际青年影像交流计划”宁夏创作营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