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大食物观”,共建“一带一路”海洋命运共同体,推动国家战略性产业海洋渔业的现代化发展。6月14日上午,由福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和上海海洋大学联合主办的“数智赋能”远洋渔业新质生产力创新座谈会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本次座谈会旨在汇聚行业智慧,共同探讨大数据、人工智能(多模态学习、边缘计算)、数字孪生等新技术如何驱动远洋渔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探索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路径。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福州市相关领导,上海海洋大学领导,中国远洋渔业协会、渔业互保协会领导、远洋渔业领域相关专家学者代表以及来自沿海省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海关等口岸联检部门、科研院所和福建省内外远洋渔业龙头企业的代表等百余位嘉宾齐聚现场,共商远洋渔业数智化发展大计。
中国远洋渔业协会张显良会长与上海海洋大学万荣校长分别进行主旨演讲,从行业宏观发展和科研前沿视角,对远洋渔业的现代化发展做出深入解读并为远洋渔业数智化转型提供战略指引。
在专题分享环节,四位专家依次登台,围绕智慧渔业技术创新、装备研发、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等核心议题进行深度专题分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副所长谌志新研究员聚焦“数智技术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升级”,剖析智慧渔业技术创新路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王鲁民研究员阐述了“数智赋能南极磷虾资源开发与精准捕捞”,分享极地渔业前沿实践、宏东渔业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总监陈腾举先生以“全产业链数智化战略布局”为核心,分享了宏东渔业数字化转型成果、宁波捷胜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贺波先生就“远洋捕捞装备、远洋渔船科技创新”与“国产化路径探索”,提出关键技术突破方案。在随后的互动访谈环节,四位嘉宾聚焦“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产学研深度融合”、“全产业链协同”三大方向展开深度对话,激荡思想火花,凝聚发展共识,共同探寻远洋渔业借助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切实路径。
此次座谈会的召开,是福州市及全国远洋渔业界把握科技发展机遇、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会议预期将形成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保障水产品供应与粮食安全、深化国际渔业合作的共识与动能,为我国远洋渔业迈向更高水平发展注入“数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