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宁夏农业农村志(1996-2020)》由中国农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是一部镌刻着宁夏农业人奋斗足迹的历史长卷,更是一幅绘就塞上江南农业农村风雨兼程与蓬勃发展的壮丽画卷,也为宁夏地方志事业发展续写了精彩而辉煌的新篇章。
《宁夏农业农村志》是自治区人民政府下达的全区第二轮修志任务,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部《宁夏农业志》的续编,接续记述1996年至2020年全区农业农村25年改革发展历程。编修工作启动于2019年9月,成书于2024年年底,历时5年。厅系统420余名领导干部、专家学者、技术人员等先后参加编撰,群策群力,几易其稿,众手成书。
志书编修经历了六个主要阶段。一是总体部署阶段(2019年9月至12月)。农业农村厅成立了编修委员会,编委会主任由厅长担任,副主任由其他厅领导担任,委员由机关各处(局、办)主要负责人组成。编委会下设办公室,负责组织和协调具体编修工作,研究讨论和制定印发有关文件,明确修志指导思想、总体要求、体例规范、篇目设定、章节内容和进度安排等。二是调研培训阶段(2020年1月至6月)。组织人员交流学习,对参编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为提高编修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奠定了基础。三是资料收集整理阶段(贯穿志书编修全程)。累计收集、调取、查阅各类文书档案资料10万余份(部、件),并按规范要求核实考证、建档立卡、参考引用。四是初稿编写阶段(2020年7月至2023年2月)。建立同步审读修正工作机制,组织行业(产业)和方志专家对各篇章初稿及时进行阶段性审读,随时发现问题,指导帮助调整修正。五是“一支笔”修订统稿阶段(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选聘权威专家会同初稿编写人员,以“一支笔”方式对各篇目文字进行了3轮修改统稿,完成插图的编辑审查,保证了全志内容完整,体例统一。六是审查修订阶段(2024年4月至12月)。组织行业(产业)专家,按篇目“一对一”评审反馈意见,补充完善形成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呈送行业和方志领导、专家征求意见建议,修改订正形成送审稿。送审稿提交编委会(厅务会)研究审定,定稿后提交出版社“三审三校”出版发行。
全志由上、下两册组成,包括插图、序、凡例、概述、大事记、记述、后记等7个部分,总字数258万,图片125幅。其中记述部分共计20篇、73章、261节,篇名依次为: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农业发展规划与农业项目,农业农村经济与改革,农业法规,种植业,金年会官方入口畜牧业,兽医事业,渔业,葡萄酒产业,农业科技教育,农业机械化,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扶贫,农村社会事业,农田建设与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品牌、农产品市场与农业信息化,农产品质量安全,金年会官方入口农业国际交流与合作,农业环境与农村能源,农业机构与农业人物。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乡村振兴局局长,党委农办主任王建为志作序,对编修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编写人员表示衷心感谢,对全区农业农村工作寄予了深情厚望。《宁夏农业农村志(1996-2020)》坚持以“资政,教化,存史”为使命,承载历史的深厚积淀,饱含前人的智慧结晶,揭示发展的经验教训,为人们了解、认识、宣传宁夏农业农村,提供了全方位的“农情书”“农业资料库”和“农业农村大全”,对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北京中路159号网站标识码:640000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