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重庆文理学院智慧农业学院以“耕读修身、科技兴农”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永川区仙龙镇进行,旨在引导青年学子走出校园、深入乡村一线,以智慧农业科技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上午,乡村振兴促进团队师生来到重庆金玖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智慧渔业工厂,实地参观、考察虾苗育种基地及智慧渔业建设情况。公司水产养殖负责人古作发介绍了基地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养殖规模和水循环处理系统,详细讲解了养殖系统中生化池运行原理,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产业一线认知。公司饲料发酵板块负责人聂博介绍了自主研发的绿色发酵饲料,既能帮助养殖户节约养殖成本,又带动周围养殖产业的发展。公司还将自主研发的智慧渔业传感器控制系统免费发放周围养殖户,在带动智慧渔业发展的同时,通过收集养殖户反馈的实时数据进一步改良系统,真正实现技术与应用的良性互动。通过一系列讲解,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了科技赋能渔业的强大力量。
在公司池塘养殖现场,实践团队师生们充分利用“田间课堂”这一鲜活平台,将理论知识与一线实践紧密结合。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孙翰昌教授讲解了水样取样的科学规范与关键要点,具体示范、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随后,师生们手持便携式水产养殖检测仪,检测并详细记录pH值、盐度、亚硝酸盐等核心水质指标,直观反映池塘生态系统的状态。同时,师生们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和现场观察,与公司技术专家共同探讨,针对夏季高温期间水质净化以及可能存在的水环境与食品安全风险,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下午开展交流座谈,公司总经理郭永昌带领各块负责人与实践团队师生围绕养殖水源、水质精准调控、智慧设施设备研发与应用、特色水产业发展、学生实习与就业等主题交流座谈,相互交换了意见,达成后期合作共识。
此次社会实践,团队成员通过亲身的体验,近距离感受到智慧渔业的发展,不仅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更是坚定了服务“三农”的信念。未来,实践团队将带着此次实践的收获继续前行,不断深化对农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的认知,提升三农情怀与实践意识,发挥专业所长,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