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年会股份有限公司从特区初创的潮涌中崛起,向湾区融合的新高地奋进,珠海这座中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正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契机,在建设“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的征程中,将45年开放基因与南海之滨的禀赋相融,勾勒着中国式现代化滨海城市的精彩图景。这座年轻之城,正以山海为卷,写就颜值与实力并存的滨海传奇。
7月26日20:00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将推出大型季播节目《城市风华录》珠海篇。本期节目由总台主持人撒贝宁、张舒越,与广州大学教授曾大兴、演员宁静组成“风华团”,一起走进珠海,从万象迭代的时空浪漫、共筑大湾区的融合浪漫、智造新时代的硬核浪漫等方面,感受珠海在新时代的蓬勃生机与崭新气象。
宅旁村边、地头水畔、山侧河畔、路边广场、景区周边……在珠海,越来越多口袋公园、城市绿道、小微绿地悄然绽放在街头巷尾。那些曾被忽略的“颜值盲区”“四旁五边”,如今成了绿美珠海的新景致。
珠海的城市美化,早已跳出对山体、道路、荒地的常规绿化,转而俯身细耕城市的每一处转角、每一道缝隙——就像给家做精致“美缝”般,一点点拾掇那些曾被忽略的犄角旮旯,让它们亮起来、美起来,透着股熨帖又鲜活的烟火气。
一边蓝天碧海,一边绿色城市。“风华团”沿珠海公路骑行,身旁的情侣路绿道是省级“十廊”中的环湾滨海特色廊道,作为广东万里碧道的组成部分,如今成了全民共享、美丽宜居的“城市客厅”。
“珠海的空气可以罐装出口”,成为赞美珠海自然环境的“广告词”。而好到可以“罐装出口”的空气,自然条件是基底,同时离不开科学的规划治理与绿色转型。全长55公里的情侣路风情海岸带,通过一系列规划改造,不仅串联起渔女雕像、日月贝、爱情邮局、珠海规划展览馆等城市地标,也同步推进沙滩修复与公园建设,将硬质堤岸改造成公共沙滩,让市民的滨海体验从“隔海相望”转为“亲海相融”,作为国际浪漫风情海岸带的情侣路,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展示的重要窗口,大大提升了家门口的幸福感。
“落花满天蔽月光,借一杯附荐凤台上……”《帝女花》的婉转唱词一出口,便唤醒了大湾区居民心底对粤剧经典的共同记忆。《帝女花》的创作者唐涤生,一个从珠海唐家湾走出的“戏痴”,在粤剧式微的关口,倾尽全力让传统艺术重焕新生。当《帝女花》与国际范的爵士、岭南特色的舞狮相遇,新旧旋律交织,迸发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灵动韵律。
始建于南宋,形成于明清的北山村,有780多年历史,被誉为“南中国最美历史文化名村”。这座藏于珠海闹市的古村落,成了珠海旅游必打卡地。如今的北山村,更是一个“潮流村”。街舞快闪、潮流凉茶、《帝女花》的《跨·乐》表演等新潮体验,让北山村成了粤港澳年轻人周末出行的首选。
而《帝女花》的演奏者——扎根珠海北山村的金爵士乐团,正以这样的跨界巧思持续探索,让国际爵士乐的自由随性与中国传统民俗音乐的深厚底蕴撞个满怀。京剧、秦腔、婺剧……他们将多种传统戏曲一一拆解、重塑,以爵士乐为奇妙桥梁,让“旧曲新唱、老戏新演”的传统民乐,在中西韵律的碰撞中生长出全新的表达。这不仅是音符的重组,更是一次跨越文化的音乐对话,让传统在创新中愈发鲜活。
将岭南本土元素融入地域特色,正是创意表达与多元文化的跨界融合为古村注入了全新活力。北山村一边修古建筑、老房子,留住“三雕两塑”、舞狮、粤剧这些岭南老文化,一边引来音乐演出、艺术、潮流文化、国际美食这些新潮流,让百年古村有了现代味儿。
富有朝气、充满活力,这份青春朝气、文脉芳华与创新精神,也吸纳了许多“新北山人”,多元地域文化在此交融碰撞,生动诠释着珠海开放包容的独特气质,铺展开珠海的美丽画卷。
作为超级工程的港珠澳大桥,曾创下多项“世界第一”:建设中诞生580多项新专利及多项世界之最,能抗16级台风、8级地震,也是中国从“桥梁大国”迈向“桥梁强国”的里程碑,更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自开通以来,它既是三地贸易生活的往来枢纽,也是大湾区标志性旅游目的地。
想解锁港珠澳大桥的最佳打卡方式?“风华团”的特别之旅给出了答案。从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发,近距离观赏大桥的英姿,再依次经过三座通航斜拉桥,穿过海底隧道,最终抵达蓝海豚岛。在这里下车后,既能走进展馆和观景平台游览,还能邂逅珍贵的中华白海豚!
站在300米高空俯瞰,“琴澳一家亲”的图景格外鲜明:港珠澳大桥大幅拉近了港珠澳三地的距离,广东与澳门共建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更在持续深化开放合作——截至2025年5月,已有23516名澳门居民在此居住,5679名澳门居民参与就业。作为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珠海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与对外开放的前沿窗口。
中国战机20系列、国产大飞机C919、AG600“鲲龙”水陆两栖飞机……珠海航展是享誉全球的一张城市名片,众多新奇装备与国之利器在此首发,硬核实力惊艳全球。
如今的珠海,365天都能让你打卡国之重器。以第十四届“中国航展”为契机打造的珠海太空中心,堪称 “永不落幕的中国航展”——它不仅承载着航空航天文化的传承与航展精彩的延续,更集中彰显了航空工业的现代化发展成就。
而这一切的发轫点,正是始于珠海的“中国航展”。自1996年起,“中国航展”已连续举办15届,现已跻身全球五大航展之列,珠海更成为国内唯一拥有“双航展”的城市:双数年举办“中国航展”,单数年举办“亚洲通航展”,硬核科技成果每年均实现突破,引发广泛关注。
董明珠作为特别嘉宾,讲述几十年来智能家电产业和珠海一同成长,不仅推动珠海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更与城市发展形成双向赋能。董明珠认为珠海这座城市“不浮躁”“耐得住”,凭借其优越的人才政策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形成了开放与创新的城市基因。从特区初创时的家电产业摇篮,到如今工业、农业、商业、文旅等多领域蓬勃发展,珠海正稳步从“制造”向“智造”跨越,最终实现产业升级与城市发展的同频共振。
珠海,早已是玩转大国重器的科技强市。“风华团”走进AG600“鲲龙”总装生产线大机身安装线前驻足,揭开国之重器的神秘面纱。硬核装备之所以能惊艳世界,源于珠海从“制造”向“智造”的华丽转身,这是一次产业的跨越,更彰显出珠海精心培育创新生态,在智能装备、超级工程、海洋经济等领域发展的雄心与实力。
2024年6月29日,蜘洲岛海域迎来了一位“海洋巨无霸”——“格盛1号”正式交付投产。这家伙可不一般,它像一座壮阔的海上城堡,身上的半潜桁架式浮体结构是全球领先的创新设计。再看它的“户型”:水上是妥妥的生活工作区,水下10.5米则藏着养殖区,还自带自由沉浮功能——平时沉在海里低调干活,收鱼清网时就乖乖上浮。
更厉害的是,它浑身都是科技范儿:海水淡化、污水处理不在线G智能渔业管控全程在线%新能源自给自足,组成了一套超完整的现代化渔业操作系统,既能搞智慧渔业、深海养殖,又能接待休闲旅游、科普教研,说它是“海钓天堂”,那可是实至名归!
如今,珠海正不断拓宽蓝色经济的新通道,在海洋领域持续发力——全国首条海岛公共物流无人机配送航线顺利首飞,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母船“珠海云”号圆满完成深海科考任务,全球首艘高速可潜无人艇“蓝鲸号”珠海下水,珠海海洋集团打造的全球首艘自航式水体自然交换型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成功下水……这些接连惊艳世界的成果,正一步步推动珠海向“区域性海洋中心城市”稳步迈进,将为企业参与城市更新释放新机遇。
山海相拥,宜居宜业。7月26日,邀您一同走进这座颜值与实力并重、科技与浪漫交融的未来之城——珠海!